近年來,電競行業的發展勢頭強勁。2018年,電子競技作為表演項目亮相雅加達亞運會,去年更是成為亞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這一變化引發網友好奇:電子競技能否成為奧運會的項目呢?
17173網站早在2013年5月17日就發起了全球請愿活動,呼吁將電子競技納入2024年夏季奧運會比賽項目,并號召用戶和全球電競運動員參與“電競申奧”行動,以引起國際奧委會的關注。
實際上,電子競技自2003年起就被地方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比賽項目,2008年又被重新定義為第78號體育運動項目。電競申請進入奧運會的工作已籌備多年,需滿足世界性、國際性、觀賞性和可操作性四大條件。
近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江原道冬青奧會上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透露,正在考慮于2025年或最遲2026年舉辦首屆奧林匹克電子競技運動會。這意味著電子競技成為奧運會正式項目已基本確定。
巴赫在采訪中表示:“雖然尚未完全確定,但相關研究已取得重大進展。我們考慮在2025年或最遲2026年舉辦第一屆奧林匹克電子競技運動會。”他還透露,比賽形式將延續去年的奧林匹克電競周,結合電子競技與體育活動,同時選取符合奧林匹克價值觀的受歡迎電子游戲。
電子競技成為奧運會正式項目對我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國電競行業和實力在全球領先,具備爭奪金牌的實力。但成為奧運項目后,如何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應對挑戰成為一大問題。
目前,許多家長將電子競技視為打游戲,但實際上二者有很大區別。電競看重天賦,而將游戲玩得好視為職業電競的標準需要改變。此外,許多電競選手學歷不高,易成為孩子們放棄學業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