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悉,我國著名學者、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導師樂黛云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今日凌晨不幸去世,享年九十三歲。樂黛云先生自1931年1月出生于貴州貴陽,194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并于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2年,樂黛云先生畢業后留校任教。1985年,她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比較文學研究所。她在北大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任職期間,還擔任過中國比較文學學會(CCLA)會長及國際比較文學學會(ICLA)副主席等多個職務。
樂黛云先生的專業領域包括比較文學、現代文學和跨文化交流研究,其著作包括《比較文學原理》《比較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知識分子的形與神》《跨文化之橋》《中國小說中的知識分子》(英文版)以及《比較文學與中國》(英文版)等。
作為一名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樂黛云先生為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她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成果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交流和學術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樂黛云先生始終強調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積極推動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共生,積極探索如何將中國的智慧傳播出去,傳達出文化自信。
樂黛云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學者和教育家,她的離世讓我們失去了一位寶貴的知識財富。我們永遠懷念這位偉大的學者,愿她的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