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晚,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在朋友圈中發文稱“9月21日我記得”,并配上了與母親的視頻錄像。這段視頻記錄了胡泳教授和他的助手一起照料患病的母親的場景。根據胡泳教授的說法,他的母親已經于9月1日去世,并且他們的安葬儀式將在同一天進行。
在此之前,胡泳教授曾公開表示,他需要24小時照顧無法自理的母親,并為老年人就醫痛點等問題做出了呼吁。他在去年發表的一篇名為《當一位北大教授成為24小時照護者》的文章中詳細講述了自己對這個角色的理解和體驗。
在今年的8月份,2024中國老年友善醫療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胡泳教授作為主講人之一,分享了他的親身經歷以及對老年人就醫問題的看法。他指出,老年人就醫存在諸多痛點,包括掛號難、就診時間長、費用高、信息不對等,這些問題亟待解決。
此外,社會各界的專家也在研討會上發表了各自的見解,共同探討如何利用數字科技在未來適老化的建設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他們希望借此機會讓更多的老年人能夠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共享科技進步的成果。
總的來說,胡泳教授和他母親的故事不僅體現了社會對于養老問題的關注,也展現了醫患關系的重要性。同時,他也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即使面對疾病和困難,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堅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