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下,辛芷蕾捧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座的手微微顫抖。2025 年 9 月 6 日的麗都島夜晚,39 歲的她創造歷史 —— 繼鞏俐 1992 年《秋菊打官司》之后,第三位站上威尼斯影后領獎臺的中國女演員。鎂光燈記錄下這個時刻時,嶺南潮濕的雨季仿佛穿越時空撲面而來,那些被汗水浸透戲服的日日夜夜,此刻都化作眼角閃爍的淚光。
十四年前橫店影視城的某個午后,剛入行的辛芷蕾在群演休息室說出 “要當國際巨星” 的豪言時,此起彼伏的笑聲幾乎掀翻屋頂。這個哈爾濱姑娘彼時正為爭取有臺詞的角色輾轉各個劇組,最窘迫時連房租都付不起。當年的嘲笑聲成為某種反向燃料,支撐她熬過《日掛中天》拍攝期:在廣東近 40 度的濕熱天氣里,她需要穿著厚重戲服完成美云這個復雜角色,每場戲的汗水都能將發絲粘連成縷,收工后沉默獨處的時刻,她在日記本上反復寫下 “堅韌” 二字。
《日掛中天》的影像美學與角色塑造形成奇妙共振。導演蔡尚君用大量手持長鏡頭捕捉辛芷蕾的面部表情,當美云在破敗騎樓下與舊愛重逢時,觀眾能清晰看見她瞳孔里掙扎的光影。這個既不美麗也不迷人的角色,承載著時代碾壓下的個體命運,辛芷蕾用層次分明的表演撕開人物表象 —— 在菜市場討價還價的市井氣,深夜獨坐天臺凝望星空的破碎感,面對命運重擊時從骨子里透出的倔強,共同編織成極具生命質感的表演圖譜。
頒獎禮現場,張頌文起身擁抱這位合作演員的瞬間,讓人想起他們在戲中的情感張力。當馮紹峰飾演的男主角用粵語念出 “世事如棋局局新” 時,辛芷蕾需要同時在眼神里呈現訝異、追憶與釋然。這種精準控制如同走鋼絲的表演,恰是威尼斯評審團激賞的 “超越文化隔閡的共情力量”。評委會成員趙濤頒獎時特意用中文說:”你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演員的無限可能。”
從橫店群演到歐洲三大電影節影后,這條荊棘之路辛芷蕾走了十四年。當她在獲獎感言里笑著回憶那些被嘲笑的時光時,鏡頭掃過臺下鞏俐欣慰的笑容 —— 兩代影后的目光在威尼斯夜空交匯,見證著中國電影人的星火傳承。此刻的聚光燈不僅照亮領獎臺,更照見無數在暗夜里堅守的追夢者:正如辛芷蕾所說,那些曾被視作癡妄的夢想,終會在時光淬煉中顯影為現實。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