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菲律賓計劃購買其首艘攻擊型潛艇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美國“商業內幕”網站于當地時間6日發布相關報道,指出菲律賓的這一動向引發了一些美國專家的質疑。那么,菲律賓的潛艇購買計劃究竟有何考量?其背后又有哪些挑戰和制約因素?本臺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
報道指出,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在今年2月已批準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第三階段計劃,包括購買首艘潛艇。菲律賓海軍發言人羅伊·特立尼達曾表示,盡管菲律賓海軍規模不大,但將建設一支能夠維護國家領土權利和主權的海軍。不過,關于菲律賓購買潛艇的計劃,外界質疑聲音不少。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格雷格·波林主任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菲律賓海軍內部及外部都有人質疑這一計劃是否是資金的最佳用途。報道還提到,盡管菲律賓是美國盟友,但無力購買或操作美國制造的核動力潛艇。菲律賓海軍聲稱多國愿意提供柴電潛艇,但問題是菲律賓海軍是否有能力操作這些潛艇。
此外,潛艇的高昂成本也是菲律賓必須考慮的問題。美國“太平洋論壇”的網絡安全和關鍵技術主管馬克·馬納坦指出,菲律賓的財政能力是關鍵決定因素。有觀點認為,購買一艘潛艇可能會耗盡菲律賓的全部國防預算。
報道進一步分析,即使菲律賓購買潛艇,也無法改變與中國在實力上的差距。馬納坦認為,購買潛艇不會產生任何威懾作用。報道甚至諷刺地指出,有一個國家不會在乎菲律賓的新潛艇,那就是中國。
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中國專家表示,菲律賓雖然獲得了不少新型艦艇,但人員培訓并未跟上,且其海上力量與中國相比相去甚遠。專家還指出,菲律賓裝備來源復雜,自身國防工業能力薄弱,無法有效整合這些裝備。
此外,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曾表示計劃開發南海島礁,并購買更多船只和雷達。對此,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強調,任何侵害中國主權安全、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行為,中國都不會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