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13 日消息,據央廣網報道,近日,杭州、寧波等地的新能源車車主在駛入一些酒店、建筑大廈的地下車庫時,遭遇“勸退”或“攔截”,而燃油車就可以正常通行,車主們表示自己被區別對待了。
據報道,日前,杭州市某酒店的工作人員稱,為了保障新能源車停放的安全性,他們已經決定禁止新能源車進入地下車庫,并為新能源車設置了專門的停車區域。然而,在同一時間,燃油車車主卻可以在其他地方自由行駛。
對于這一行為,車主表示很不解,他們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公正的,因為他們都是在使用車輛的人,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待遇。同時,也有車主表示,他們需要使用新能源車出行,而且這些車輛也是經過專業技術人員檢測合格的,所以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另一方面,據央視新聞報道,近幾年來,國內新能源車保有量和火災數量統計顯示,新能源車的火災發生率從 2021 年的萬分之 1.85 降低到了 2023 年的萬分之 0.96。相比之下,燃油車的起火率則在萬分之 1.5 左右。總體來看,當前新能源車的起火率甚至低于燃油車。
對此,有律師指出,雖然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禁止新能源車進入地下車庫,但是酒店及商場有一定的管理和責任,出于安全考慮,管理者可能會禁止新能源車進入地下車庫。不過,這也涉及到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問題,如果酒店或商場的做法涉嫌歧視,那么相關機構應進行調查并作出處理。
IT之家了解到,近年來,不僅在中國,全球范圍內也存在著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爭議。例如,今年 8 月份,韓國仁川一公寓地下停車場就發生了嚴重的電動汽車火災事故,造成了大量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為此,韓國政府正在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提高電動車的電池安全性。
總的來說,面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各國都在積極探索解決方案,希望能找到既能保證公共安全,又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