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被贊譽為“豫東糧倉”,小麥種植面積穩定在936萬畝。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種糧大戶李道杰認為,基于農業專家的初步估算,畝產1200斤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這個產量今年是我比較滿意的。”
在晉南糧倉山西省運城市的范圍內,小麥已經進入了搶曬的關鍵時期。山西省運城市絳縣東山底村王成種植了140多畝小麥,最近收了15萬多斤。他說,“今年麥子的質量相當好。” 在湖南省常寧市勝橋鎮農民看來,夏糧豐收則意味著全年穩定。此外,湖南省常寧市還將繼續嘗試新型農作物發展稻插秧。
7寸盤機插試點田在陽新縣軍墾農場得以廣泛應用,以前田間作業中常常可見的是9寸盤插秧機。而今年陽新的軍墾農場則采用了7寸盤插秧機。這種改進可以使得田間的精密度增加4000多穴,從而增加平均每個稻株上的基本苗數量4000多穴,大約能增加200至300斤。在陽新縣軍墾農場,新增的高標準農田估計會使田間稻米產量比去年提高10%。5月29日,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老王坡高標準農田,當地種糧大戶聯合農機合作社舉行小麥開鐮收割儀式,顯示出機械化耕作的好處。 面對未來,中部省份將繼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計劃對316萬畝的高標準農田進行改造,確保湖南的4800萬永久基本農田能夠建成高標準農田。
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迎春表示,“今年我們將對316萬畝的高標準農田進行改造,確保湖南的4800萬的永久基本農田能夠建設成為高標準農田。” 位于河南新鄉的中原農谷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專注于基因改良,如花生的科研項目獲得了河南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這項研究揭示了花生脂肪含量的遺傳機制,培育出了兩個高油品種豫花9326和豫花47號。“有效聚合了高產、高油、早熟、大果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