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大量外國游客涌入我國,一些熱衷于創意短視頻的博主們,憑借獨特的內容在網絡上迅速走紅。以近期廣泛傳播的“city不city啊”為例……
這一熱詞的誕生,源于一位名叫“保保熊”的外國博主。他在中國旅游期間,與妹妹的對話中常用一種魔性的語調提問:“上海city不city?”“好city啊!”那么,“City不city”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對此,不少媒體和網友紛紛給出自己的解讀。
由于“city不city啊”的語調極具魔性,迅速成為許多人競相模仿的對象。在大家的演繹下,“city”一詞逐漸演變為形容城市化、時尚、新穎,甚至帶有“刺激”意味的形容詞。
例如,它恰好符合剛剛經歷四六級考試的大學生們的心理狀態。事實上,“City”博主走紅并非孤例,當前在我國社交平臺上,大量外國網紅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我國實施的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自去年11月起,我國對挪威公民實施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目前該政策已擴大至54個國家。
國家移民管理局表示,來自這54個國家的公民在前往第三國時,可免辦簽證在規定區域內停留不超過72小時或144小時。據國家移民管理局和文旅部統計,2024年一季度免簽入境外國人員達到198.8萬人次,同比增長266.1%。而“五一”假期入境游客更是激增至177.5萬人次,接近出境游人數。
對于旅游地的選擇,從“新手村”北京、上海、廣州,到“進階版”成都、西安、重慶,再到“Hard模式”新疆、青海,外國游客對中國的熱情日益增長。他們游覽名勝古跡、品嘗各地美食、感受華夏之美,為我國現代化發展贊嘆不已,同時對我國的治安環境感到驚訝。
外國網紅在YouTube、TikTok等平臺上發布的關于中國游的視頻,讓長期受西方媒體偏見報道影響的民眾得以了解真實的中國。這些視頻下方的評論區,外國網友們討論得異常熱烈。
他們稱贊這些博主勇敢地沖破西方宣傳的束縛,去探索真正的中國,并感謝他們分享視頻,讓大家看到真相。一位印尼網友表示:“我來自印尼,自2004年以來經常到中國出差或度假。每次來,我都發現中國在不斷發展,新的高樓、新的地鐵等等。而且我去過30個國家的300多個城市,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許多外國網友在觀看視頻后開始對比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差異,許多人提到中國比其他地方更安全。一位澳大利亞網友表示:“我也是澳洲人,幾年前去過中國。中國和他們說的完全不一樣,你要親自去感受真實的中國。我也去過美國,美國和中國不能比,我在中國感到非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