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羽毛球青少年選手張志杰在印度尼西亞參加亞洲青年錦標賽期間不幸離世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張志杰的離世,不僅給他的家人和隊友帶來悲痛,也引發了公眾對運動員醫療救援問題的熱議。目前,關于這一事件的具體細節仍在調查中,但我們可以從現有的信息中進行一些探討。
采訪者:首先,從您所了解的情況來看,公眾對于救援過程中的兩個主要問題表示了極大的關切。一是運動員倒地抽搐后,醫療人員未能及時介入,存在時間延誤;二是醫療人員到場后,并未立即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或執行心肺復蘇(CPR),而是兩分鐘后才用擔架將運動員移出場館。您對此有何看法?
受訪者:確實,這些問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根據后續報道,印度尼西亞羽毛球協會與當地醫院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透露,張志杰送達醫院時已無生命體征。對于視頻中展示的醫療救助延遲問題,印尼羽協解釋稱,醫療人員需要裁判的批準才能進入場地。
采訪者:我們知道,根據國際奧委會的醫療標準,賽事應該配備必要的醫療資源、設施及服務,并制定緊急醫療救援預案。世界羽毛球聯合會的比賽規則也要求裁判員對運動員的傷病情況保持警覺。那么,您認為這次事件是否暴露了賽事醫療救援體系的不足?
受訪者:是的,這次事件確實讓人聯想到上屆歐洲足球錦標賽中丹麥球星埃里克森的類似經歷。埃里克森在場上突發昏迷時,現場醫療團隊迅速行動,進行了高效的CPR與AED除顫,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這一救援過程被廣泛視為急救的典范。
采訪者:最近,我們了解到印尼羽毛球協會已向世界羽聯提交申請,提議修改規則,允許醫療團隊在未經裁判同意的情況下緊急入場救治。您如何看待這一提議?
受訪者:這一提議體現了對運動員生命安全的重視。體育競技雖然基于規則,但任何規則的制定與執行,都應以尊重生命為最高原則。希望這一提議能夠得到積極考慮,以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