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一項要求在加沙地帶實行無條件、全面且徹底停火的決議。次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一位官員宣布,哈馬斯已接納該決議,并準備好就具體條款進行協商。
根據聯合國的方案,實現加沙和平分為三個階段:首先,雙方需釋放部分俘虜,實施停火并增強人道主義援助;其次,在持續釋放俘虜的同時,尋求長期停火,以色列軍隊撤離加沙;最后,著手加沙地區的重建工作。
此決議由美國發起,內容與拜登政府在五月底提出的停火建議相似。因此,哈馬斯在接受安理會決議的同時,也向調解方卡塔爾和埃及遞交了他們對停火建議的反饋。
哈馬斯的這一態度普遍被視為積極信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此表達了“謹慎樂觀”的看法。
然而,實際執行過程中仍存在諸多難題。哈馬斯對聯合國決議持開放態度,可能是基于戰略考量,畢竟安理會幾乎一致通過的決議反映了全球大部分國家期望迅速終止沖突,減輕平民苦難,緩解人道主義危機。若拒絕,可能會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
接下來,執行決議和落實停火計劃的過程預計充滿挑戰,甚至可能出現談判破裂。因為,以色列和哈馬斯的根本立場并未發生顯著變化。
以色列堅持其目標是營救被哈馬斯劫持的人質,摧毀或至少削弱哈馬斯的軍事力量,確保不再受到威脅。然而,拜登政府的計劃和聯合國決議并未觸及這點。盡管美國政府聲稱以色列已默許,但以色列官方未正式確認,且當地保守媒體透露,以色列內部強硬派對美國計劃不滿,認為它未能保障以色列在戰后加沙治理中的主導權以及國家安全。
哈馬斯雖然接受了停火計劃,但也強調美國必須確保不再引發新的沖突,并要求就協議細節進行討論。卡塔爾和埃及作為中間調停者,已收到哈馬斯的回復,正在與美國合作推動談判,但具體內容尚未公開。以色列媒體則引用高級官員的話稱,哈馬斯對停火提議做出了“重大改動”,可能預示著消極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