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將迎來首發行。中央財政已共發行350億元的特別國債,其票面利率僅2.53%。這反映了市場對特別國債的熱情,近期發行的特別國債因其收益率超過儲蓄存款且流動性強,受到了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青睞。
我國部分債券型基金的表現令人矚目,它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甚至達到了10%,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眼球。這些基金憑借發行理財產品的方式,吸引了一波投資者的資金流入。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債基的資產管理規模已增加4921億元,相比之下,去年僅為732億元。
目前,投資者對于“牛市”行情的理解還存在爭議。中國人民銀行表示,長期國債收益率偏低是導致居民購買特別國債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這種高收益并不具有可持續性。對此,業內專家建議投資者在接近“接盤”點時應謹慎行事。
債券基金追求高收益的策略主要包括拉長時間和市場配置兩個方面。近年來,隨著“資產荒”的影響,一些機構投資者難以找到穩定收益的投資機會,特別是銀行存款利率下降后,債券基金的比價優勢更為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更多地依賴于拉長債券的期限以求更高的收益。
然而,金融市場并非總是陽光普照。如果長期債券收益率未能達到投資者的期望,他們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投資風險。因此,業內專家提醒投資者,在債券市場高位買入并持有,未來可能面臨嚴重的投資損失。
在過去的幾年里,尤其是一些年份,債券基金的收益率曾一度下滑。比如,10年期國債曾在2019年至2020年間下降了約80個基點,之后又在2020年5月至11月期間回升了約80個基點左右。
在考慮投資組合的時候,投資者必須明白,收益率的數據往往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例如,假設過去一個月某個債券基金產品的凈值由1元增長至1.01元,這意味著其當月收益率為1%,而折合成年化的收益率可高達12%。然而,對于債券基金來說,每月的收益率都接近這一水平,很難期待下個月還能有這樣的表現。
有些投資者認為,由于市場中還有大量的待配置資金,一旦收益率出現了上行的趨勢,資金就會被再次投入市場,這就使得收益率不會真的上升。此外,資產荒也是推動2022年第四季度收益率下行的重要因素,也是許多投資者堅信未來債券收益率仍將持續低位運行的主要理由。
張旭認為,當前的債券市場和2022年第四季度調整之前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當前市場仍在消化過剩的流動性,投資者可能會面臨更多的波動風險。
總的來說,投資者在投資債券基金時應該充分認識到收益率可能存在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因此,他們應該謹慎對待任何有利的市場信號,并做好風險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