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澳大利亞人,名叫布雷特·霍克(Brett Hawke),曾經是一名澳大利亞游泳隊的運動員,后來成為了游泳教練。他在2018年悉尼游泳世錦賽期間發表了一些具有爭議性的言論,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他對于中國運動員潘展樂奪得46秒40世界紀錄的質疑。霍克認為潘展樂可能使用了藥物進行訓練,從而影響了他的成績。
這一言論迅速引起了廣泛的批評和譴責,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網民都對他進行了猛烈的抨擊,稱其為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然而,霍克并沒有因此而受到懲罰,反而受到了一些澳大利亞同行的嘲諷和嘲笑。
霍克的同胞和前教練丹尼斯·科特瑞爾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站出來支持霍克,并對其進行了辯護。科特瑞爾指出,真正優秀的運動員會研究他們對手的比賽策略和技術特點,而不是僅僅關注他們的年齡或國籍。他還聲稱霍克對50米游泳有所了解,但對于100米自由泳則知之甚少。
霍克的道歉聲明雖然讓他暫時擺脫了輿論的指責,但他卻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之中。他邀請曾獲得2012年倫敦奧運會100米自由泳金牌的美國華裔運動員倪家駿一起分析潘展樂的勝利,試圖為自己辯解。然而,霍克的真誠和努力并沒有打動觀眾的心,反而讓更多的人對他產生了反感。
霍克的舉動也讓中國游泳界感到震驚和不滿,許多人認為他的行為是對中國選手不公平的競爭環境的一種反擊。潘展樂也因此在國際泳聯和世界游泳協會等組織中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尊重。
霍克的行為引發了人們對于體育公平競爭原則的討論。作為運動員和教練,應該把所有注意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上,而不應該將自己的情緒和偏見帶入比賽中。此外,體育賽事也應該成為一個展示各國和地區運動員實力和精神風貌的舞臺,而非用來顯示政治立場或種族歧視的工具。
總之,霍克的行為表明了一個重要的教訓:在競技體育中,公正和平等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則之一,而不能將政治、種族等因素帶入比賽和評價體系中。